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
科研引领
分享

宿舍文化建设点滴谈

2015-05-29 浏览:567
字号:

高三、7班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,在班集体管理上,我要显得轻松一些,包括在宿舍的管理上也是如此。当然,一个班的班集体建设以及班集体成员的宿舍管理,总渗透着班主任的导引理念和作为模式。下面我就班集体“宿舍文化”的创建上肤浅的谈谈的几点体会:超前意识,把握时机,逐层推进。

一、“宿舍文化”建设要有超前意识。我赞成“凡事预则立”的思想,我清楚的意识到在现代寄宿制学校里,宿舍的功能 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——由原来的只单纯解决学生住宿的宿舍转换为学生接受教育的“第二课堂”、“第二个家”,是学生接受生活教育的好场所。寄宿制学校,宿舍就是学生的家,能否搞好宿舍建设是能否建设良好的班风、学风的关键。有了这个意识,宿舍管理就是新生入学的第一件大事。

二、抓好时机。如何做到事半功倍,抓好时机最关键。新生入学在集体生活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一穷二白, 这时向学生灌输积极、健康的集体意识,目的最容易达到。但是“万事开头难”,如何才能打开局面? 或许春风细雨、潜移默化不失为一种好办法,但他节奏太慢,极可能错失良机。我想“画人先画像,修房先立样”,不管三七二十一,趁热打铁,先把架子立起来再说。所以在寝室分定后不久,以寝室为单位的各种竞赛,尤其是体育竞赛陆续展开,很快让学生有了健康、上进的团队意识。这活动让学生在寄宿生活中既能放松心情,又能接受教育,多元宿舍文化已初步形成。还记得在“三、八”妇女节那天,我班特地邀请了两位生活管理老师参加活动,在师生的深情讲述中,阿姨们为我们所作的点点滴滴都进入了学生心房。在“感恩节”那天,在“感恩的心”的音乐中,同学由衷的讲述了亲    人、老师、阿姨、同学对自已的帮助的种种情形;在“记住有缘人”的大讨论中,尊爱老师、尊敬阿姨,友爱同学的思想深深烙进学生心中。于是“宽容,互助、上进”的宿舍文化主弦律诞生了。

三、逐层推进宿舍文化的发展。我们知道要让一种自发行为演变为自觉管理,想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。宿舍管理既要严肃又要活泼,千万不要让丰富多彩的宿舍生活变成单一的灰色调。日常生活管理,既要让学生理解,又要让学生学会接受宿舍杯子摆放一条线、鞋子摆放一条线、被子叠成整齐的豆腐块式的要求;还要鼓励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内彰显个性。单是给寝室取名上就可见一斑:老成持重的“德馨苑”、外松内紧的“闲人居”、充满活力的“青春在线”等,就可见出学生的不同追求。

当然,在宿舍管理中,我也有一些失误,比如在寝室人员的分配上,我原以为“同类相聚”的观点在实践中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成效,而新老搭配,城乡搭配的组合利大于弊。

总之,在大力倡导校园文化建设的今天,宿舍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一个班主任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容,作为班主任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“身心舒展的生活着,言无畏惧的尝试着”,让他们去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!
Copyright©2023德阳外国语学校|备案号:蜀ICP备14026892号-2|技术支持:天健世纪